中共吉林市委关于制定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20年12月16日中共吉林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吉林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就制定吉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创新时代吉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克服困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砥砺奋进,在应对挑战、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负重前行。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省唯一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校城融合“双创”基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冰雪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粮食年产量稳定在一百一十亿斤阶段性水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批“补短板”项目纳入国家农业建设平台,获批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入选“第二届(2019)中国营商环境特色50强”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扩大,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吉温对口合作步伐加快;多措并举实施精准扶贫,一百零九个贫困村、六万五千多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坚定不移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解决了“九河一湖”黑臭水体、松花湖拦网养殖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获批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江城人民二十一年的夙愿得以实现,自豪感自信心极大增强;获批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九连冠”,入选全国爱卫办公示的拟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名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2.“十四五”时期吉林市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审视吉林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和吉林发展,赋予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给予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新发展格局的融入机遇、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机遇、产业升级的趋势机遇持续汇聚。吉林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老工业基地振兴走出一条发展新路,为我市发挥区位交通、特色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路径指引和发展动力。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动能接续不足,市场主体不强,债务负担较重,收支矛盾突出,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补齐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大短板”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时期,吉林市振兴发展正处于重要机遇期和关键窗口期,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坚持问题导向,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把握振兴发展主动权。
3.“十四五”时期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统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省委“三个五”战略和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协调发展、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四六四五”发展战略,有效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在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快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即明确旅游文化名城、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创业高地、生态宜居城市“四个定位”;发展旅游文化、精细化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六大产业集群”;建设中心城市北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样板区、西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南部宜居宜游引领区“四大板块”;打造“五个县域经济增长极”。
4.“十四五”时期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标中央和省委《建议》提出的“十四五”主要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吉林市实际,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六大产业集群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效,全市经济总量迈入东北地区地级城市前两名,努力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县域经济全省排名中,磐石力争进入前五位,永吉、舒兰、蛟河、桦甸力争进入前十五位。开发区载体功能和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地级城市第一方阵,市场主体充满活力;对接国家和全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取得实效,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规模持续扩大。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巩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区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化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社会就业充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安全发展能力切实增强。
到二〇三五年,吉林市要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基础上,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彰显,形成发展质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营商环境更好、动力活力更足、生态环境更优的现代化新局面。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创新在全市振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科技前沿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向六大产业集群、重点行业和企业集聚,形成创新支撑、平台企业、专业园区、金融服务、市场拉动“五位一体”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
5.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投入、转化成果、新产品产值“三跃升”计划和科技企业上市工程。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育成和科技小巨人培养,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强化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组建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落实科技企业特派员制度,帮助企业建立科研机构、规范科研行为、享受政策支持。推进“校城融合”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依托高校优势,推进细分产业研究中心、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分中心、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用,深化与国内国际科研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在吉林市转化和应用。鼓励吉林化纤等龙头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力量探索产业集成创新试点,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6.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引进、用好、留住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驻吉高校开展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实施知识更新工程,重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储备,注重培养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加大人才结构性引进力度,推进人才兴业“政企学”联动、“留引培”一体化,探索“企业提需求+高校院所出资源+政府给支持”引才机制,实施招才引智行动,建立域外人才引进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
7.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创新研发投入,实施财政资金资助普惠性扶持举措,提升财政资金支撑科技创新效率,发挥科技风险补偿资金支持作用,组建碳纤维产业投资发展基金,推动长吉一体化科技金融合作,研究与试验开发(R&D)投入强度力争进入全省前列。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提升政府科技发展计划对区域创新体系引导作用。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业,强化“双创”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级各类开发区“双创”主阵地作用,支持大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服务载体,提高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水平。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云平台功能,依托“吉林科创中心”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和论坛等。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培育诚信、宽容的创新文化,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推动产业向集群化中高端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
着力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品终端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8.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坚持“冰雪”“避暑”双轮驱动,围绕雾凇冰雪、温泉康养、避暑休闲、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历史文化等板块,统筹推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龙潭山-帽儿山(东团山)考古遗址公园。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将吉林市打造成为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国内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将重点景区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的休闲度假“后花园”。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开展精细化工头部企业培育、外地优势产业转移承接和进口替代产品开发,壮大基础化学工业,做强专业化学工业,做精高性能材料工业,培育特种化学工业。打造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围绕碳纤维、石墨、钼镍新材料、钢新材料、绿色石材、环保水泥等领域,优化整合材料工业基础,打通上下游协作关系,创建国家级碳纤维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钼镍、石墨、石材产业园,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焦航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冰雪装备等领域,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制造,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功率半导体产业,提升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水平;分类发展雪场冰场重型装备、大众普及型个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努力将吉林市打造成为冰雪装备制造大市、强市。打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立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重点发展粮食、畜禽、乳品、特产品、特色食品等精深加工板块,推进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向食用、药用、保健养生等方向延伸,推动农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培育食材成品、半成品加工基地,打造供应长春市乃至东北地区的“中央厨房”。打造生物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领域,积极构建以吉林高新区和吉林经开区为核心,以磐石无抗生物产业园、中新食品区现代生物农业产业园等十大园区为载体的"1+10"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间融合发展水平,抓好产业集群内部三次产业融合,构建集生产、销售、流通于一体的产业联盟,实现各产业集群间组团发展。
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科技革命、产业转型、消费升级趋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稳固发展支柱型服务业,加快发展成长型服务业,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便利化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行业服务水平。在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医疗康养、航空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和金融五大重点领域,打造“东北三省医养首选地”,推进全国通航产业示范试点,推进电子商务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10.提高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可靠”原则,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高质量交通强市,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两纵两横”综合交通通道,加快推进铁路吉林枢纽总图规划建设,实施铁路提速、扩能和电气化改造等工程,新建吉林站至松花湖至北大湖等铁路;完善“一环五射、纵横交错”高速公路网络,推进普通国道升级改造;构建“一主七辅”机场布局,实施二台子机场改扩建等工程,打造吉林省中部重要的支线客运和航空货运基地。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快速公交系统(BRT)、国省干道改造升级、农村公路等级提升、客货枢纽等工程;加快旅游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恢复松花江内河航运。强化资源供应保障,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稳步提升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和气化率,巩固扩大电能清洁取暖成果。全面优化水利基础设施,构建功能完善的水利工程网络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监管,建设水库洪水风险图智能决策系统。强化各类重要设施设备安全监管及风险管控,统筹推进重点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保障能力建设。
11.大力发展数字吉林。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抢抓中国(吉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机遇,吸引互联网、电子商务知名企业落户,深入开展项目合作。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业、汽车、石化等传统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集成,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促进数字化技术在城市安全、交通运输、公安警务、市场监管、生态气象、社会信用等领域广泛应用,建设数字化治理体系。落实吉林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强化公共数据管理,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积极开发利用数据资源。保障公用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四、积极扩大内需和开放合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开放合作,主动参与国内市场体系培育,有效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12.全面促进消费增长。推动各类传统商业街区、市场、商贸综合体等以现代商超化为标准升级改造,培育发展城市“夜经济”,扩大汽车、家电等大额消费,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加快发展文旅、体育、养老、抚幼、家政等服务消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发挥国家“快递进村”试点优势,实施电商进农村升级工程,深度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巩固“线下经济”,发展“线上经济”,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发展体验式经济和场景化消费,注重培育“网红经济”。深度开发冰雪、温泉等特色消费产品,拓展域外消费市场。培育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业态消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谋划举办特色促销活动,扩大节假日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3.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后劲的关键作用,围绕“两新一重”统筹谋划、全面实施新基建"761"工程。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围绕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系统谋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聚焦“十个围绕”和重点产业创造新供给,加大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投资。健全投融资机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学安全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政策资金,保持财政性资金合理较快增长,激活民营经济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吸引域内外资金,形成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14.切实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与长春市协同推进哈长城市群建设,积极承接引进特色产业链条,支持城市群内骨干企业及主要产业基地在我市开展合作生产和研发。高标准推进吉温对口合作,促进产品与市场、资源与资本、制造与创造深度对接,推进化工、先进材料、医养健康等产业合作,鼓励浙商共同参与开发;发挥吉温两地商会桥梁作用,加快推进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建立多点合作干部双向挂职交流机制,支持中高端人才互认共享;以“冰雪吉林”和“山水温州”为主题,构建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合作新机制。抓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的产业转移承接。
15.积极促进对外开放。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枢纽,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等国际合作项目,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积极参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找准吉林市定位,将特色资源和内需市场转化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着力稳外资拓外贸,加快外贸结构调整,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外贸主体建设,重点提升吉林化纤、吉林炭素等骨干企业外贸水平,积极培育新兴外贸企业;加大对出口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做好申报出口基地建设储备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加强外派劳务管理和服务,发挥我市劳动者在促进双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16.全力打造开放合作平台。谋划建设以冰雪装备产业园、高性能纤维产业园、高端化学品精细化工产业园、生物资源转化产业园、高端医药原料药产业园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主的中国(吉林)自由贸易试验区吉林市片区。突出抓好中国(吉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重要节点城市。整合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中新吉林食品区、航空产业园区等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综合保税区建设申报工作。支持中新吉林食品区申报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推进农业及食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人才、产业高地。建设军民融合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接驳“长珲欧”空铁大通道。推进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境外园区建设,完善和提升服务外包园区平台功能。
五、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
坚持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聚焦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17.全力壮大民营经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民营企业梯次培育,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支持民营企业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强化纾困惠企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市场、引进人才。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实行包联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家参政议政,建立民营企业家交流服务平台。培养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促进企业家素质提升;设立“企业家日”,选树、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家,强化典型宣传,讲好“吉商故事”,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18.全面做优国资国企。通过资产重组、产权划转、股权调整等多种手段推进市属企业重组整合,打造以吉发集团为载体的主业突出、品牌优、效益好、活力强的国有企业集团,形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产业集团公司“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格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优势产业集聚。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一批股权多元、约束到位、运营高效、竞争力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增强国有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构建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监督机制。
19.做大做强开发区。促进各级各类开发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动力,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和支撑作用。推动开发区调区拓区,健全用地储备和供地机制,全力满足开发区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持续推进开发区审批及执法权力下放改革,对跨部门跨领域、相同或相近类别的审批事项一并下放,关联审批事项全链条整体下放,释放开发区发展活力。支持开发区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办法和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公司化管理运营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探索共建模式。
20.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强化预算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形成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闭环机制,将“四本预算”和所有市直部门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现代税收制度,全面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构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保障机制。持续开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直接融资比重。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全市重点项目的融资服务力度。面向“三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涉农担保物范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分担金融机构风险。开发适应农村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村保险覆盖率和金融风险预防能力。
21.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非禁即入”,有效增加我市的市场主体数量。落实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加强产权激励。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降低生产成本。
2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非涉密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掌上办”,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体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统筹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大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3.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落实各类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精心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抓好培肥地力、保护性耕作示范等项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搞活粮食流通。
24.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坚持良田、良种、良技相结合,着力打造万昌、桦皮厂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引领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区建设;加强与农科院所及院士团队合作,推进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适用新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壮大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紫苏生产基地。争创国家级北药科创基地,促进中草药种植及加工业发展。依托黄牛养殖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肉牛养殖扩能和“秸秆变肉”。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和优质粮食工程,充分利用“黑土地”等地理标识,谋划打造具有吉林市特色的区域农业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粳稻贡米之乡”等知名度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信息化,设立资源及产出监控信息库进行农业生产宏观指导,实现对农作物生产全程品质监控和产地溯源。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功能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建设一批高能级农业服务平台,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高地。
25.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推进,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整体布局,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强化县城和乡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形成新型农村社区。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和通达深度,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和供水管网改造升级,完善乡村通信和物流网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强农村绿化美化,稳步有序推进农房拆旧改旧建新。用好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等政策和资金,持续推进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建设。
26.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积极扶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健全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项目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推动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全面发展,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落实国家土地征收改革政策,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赋予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更加充分的权能。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农村集体资产,保护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27.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完善脱贫村、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支持,坚持和完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等帮扶机制,保持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建立完善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好动态排查、分类帮扶、及时清零,对影响基本生活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实施救助。强化产业带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政策,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消费扶贫”,促进扶贫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优化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政策支持,提高脱贫村公共服务水平。实施金融扶贫惠农工程,扩大金融业对扶贫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多措并举推动减贫工作平稳转型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七、推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发展,构建中心城市“北部提升、西部融合、中部优化、南部彰显”空间布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28.建设中心城市发展四大板块。建设北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样板区,主要包括高新北区、经开区、龙潭区,依托工业基础优势,以“安全、绿色、创新、精细”为转型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优先发展精细化工、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生态环保等产业,实现与长春新区协同错位发展,融入全省环长春工业走廊。建设西部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主要包括中新吉林食品区、船营区、昌邑区、丰满区、永吉县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长吉接合片区的核心区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健康食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互联网+农业”,加大各类资源和政策倾斜力度,推进实施国家赋予的五项试验任务和自主试验任务,着力打造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样板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和全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先行区,引领和带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主要包括船营区和昌邑区的中心城区,依托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为方向,优先发展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金融业等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融合发展,加快培育电商、网红及数字经济新业态,积极打造全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线下综合发展示范区、网红经济区。建设南部宜居宜游引领区,主要包括丰满区、高新南区、永吉县、北大湖开发区,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以生态化、现代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优先发展冰雪、文旅、康养、体育、房地产及特色现代服务业,推动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创建5A级国家景区,支持万科松花湖度假区争创国家级度假区,打通交通循环,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区,融入全省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
29.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五个县(市)要对标全市总体发展战略,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实现发展质量、经济实力、可用财力的明显提升,在全省县域排名中争先晋位。永吉县要争取撤县设区、推动与吉林市区同城化发展,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把县城及北大湖区域培育为吉林市副中心和长吉一体化重要节点;舒兰市要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钼产业,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高地和中国北方钼业之都;磐石市要着力打造无抗生物、冶金化工新材料、玉石和石墨新材料三大百亿级产业园区,创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蛟河市要着力壮大医药健康、新型能源、绿色石材、长白山特产品加工产业,建设长吉图重要节点城市;桦甸市要加快发展食品医药、绿色矿业、新型能源、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打造东北特色食品医药园区、绿色矿业园区。
30.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北通、南优、中提、东控、西拓”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好拆迁建设留白,谋划一批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建设和管网更新,改进停车场规划建设和静态交通管理,提升城市绿地功能,加大城市公园、游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
31.加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中心城市、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四个层面”建设,提高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全面促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选地。进一步完善“省级示范城镇、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市级特色小镇”梯次发展格局,打造创业就业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增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32.推进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节点支撑、网络发展”模式,加快实施长吉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功能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八同工程”。大力发展一体化区域经济,推动两市冰雪、化工、汽车、碳纤维、装备制造、航空、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错位发展、互动融合的产业格局,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协作共建“长吉大都市区”,将其打造成为东北三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
八、坚持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利用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品牌资源,加大文化普及和推广工作力度,坚持增加文化供给和增强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33.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创城”成果。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把我市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加强“江城好人”系列先进典型活动宣传力度,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全市“三级”文明实践网络全覆盖,在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以健康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
3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完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重要节日开展特色文化传承活动,推进院团改革和地方戏曲振兴,大力培育吉林市歌舞团等文化品牌和文艺精品,丰富历史文化名城载体支撑。推动落实“文物长制”,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
35.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统筹推动文化项目建设,培育高质量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挖文化消费潜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地方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促进文化与经济相融合,扶持“文化+冰雪”“文化+旅游”,抓好老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升文创产品、旅游商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打造具有吉林元素的“名特优”商品。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体育赛事表演市场,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赛事运营企业合作,培育一批本土赛事运营企业,提高冰雪等文化产业水平。
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低碳经济循环化、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城。
36.构筑城乡生态格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农业发展空间和战略预留区域,明确国土空间分区管制目标和规则,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落实十年绿美吉林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构建保护与利用结合、优势与功能互补的生态安全新格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健全地方性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37.大力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到2025年,空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深入落实“河长制”,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推动实施水生态修复,推进松花湖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确保耕地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土壤环境安全。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统筹实施垃圾固废治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强化环境风险管控,突出抓好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环境影响评估体系。
38.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改造,推动矿产资源加工业向绿色精深方向发展,加快油页岩、硅藻土、煤矸石、粉煤灰等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提高节能环保服务能力,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建立绿色发展基金。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围绕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绿色技术攻关。推广绿色建筑、建材和可再生能源材料应用。
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江城人民生活品质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9.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加大向一线和基层工作人员倾斜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为主的再分配机制,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40.提高社会就业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和信息监测体系,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开展专项帮扶行动,实现就业援助精细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出台扶持创业政策,围绕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推广优秀创业项目,激励返乡下乡人员自主创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转岗转业培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创业培训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41.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和依法治教,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大学区管理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完善招生入学工作。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系统推进中职学校和专业优化整合,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错位互补发展。协调和引导驻吉高校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培养紧缺型和创新型人才。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促进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4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统筹、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居民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保障“一卡通”数据共享,实现全省通用。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系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退役军人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落实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政策。完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全覆盖。
43.推进健康吉林建设。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落实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建设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人民健康。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防疫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强化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综合救治能力,构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网格化服务体系。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强化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推进多层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国家级试点工作,加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落实乡村医生待遇,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健康教育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44.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升人口素质。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银发经济”项目。建设居家社区机构互助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培育养老新业态。
十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城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平安江城建设为着力点,健全制度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协调推进,着力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45.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开展全国第二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我市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党建引领城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社会基层和乡村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物业协助、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人员下沉社区服务,加快社会工作导向型人才培养。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村)”,提升城乡社区法治化水平。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强物业管理,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促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为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精准化、零距离的服务。探索现代化城乡治理和服务新机制,加强和改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着力为基层减负、赋权、增能,确保城乡基层更好地发挥“前沿阵地”作用。推广“百姓说事点”经验做法,创新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建好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创新专群结合、专群齐动机制,切实发挥群防群治效能。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落实“一村一警”“一网格一辅警”。不断深化“雪亮工程”建设,搭建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切实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46.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在法治江城建设中的统领作用,提升政法工作水平,牢固树立法治江城建设“风向标”。推进科学、民主立法,强化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加强人大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提高立法质量。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和制约,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综合行政执法。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党对政法单位及单位自身的监督机制,切实推进公正司法。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切实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47.提升平安江城建设水平。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安全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加强政治安全风险排查、预警分析,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防范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我市政治安全“防火墙”。加强网上阵地管控,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落实网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网络新型犯罪,切实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加大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力度。加强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新业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风险防控,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健全气象、洪水、地震和突发地质灾害等应急系统,建设综合减灾技能训练基地,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加快完善城乡综合防灾规划,提升基础设施防灾标准,合理规划配备保障受灾避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配套设施。
十二、广泛凝聚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齐心协力加快新时代吉林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48.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落实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出台重大政策举措的工作制度。实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思想铸魂行动计划,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思想观念、弘扬斗争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配优建强领导班子,用好管好干部队伍,提高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保护支持能干事、敢担当的干部,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注重选聘驻吉高校本地户籍优秀毕业生。深化基层党建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实施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吉林行动”计划,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政治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9.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注重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商,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和统战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组织动员各自联系的群众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保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50.抓好规划纲要编制实施。市政府及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强化政治责任,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本建议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落实本建议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加大规划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实施工作协同衔接和监测评估,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为我市如期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加快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来源:江城日报
编辑:赵倩雯